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临沂KTV招聘网 > 临沂热点资讯 > 临沂励志/美文 >  勾践回国以后发愤图强笼络群臣教养百姓经过十年卧薪尝胆他的国力

勾践回国以后发愤图强笼络群臣教养百姓经过十年卧薪尝胆他的国力

2022-12-17 08:17:22 发布 浏览 784 次

勾践回国以后,发愤图强,笼络群臣,教养百姓。经过十年卧薪尝胆,他的国力大大增强,等待时机讨伐吴国,以雪耻辱。勾践虽然报仇心切,但并未鲁莽行事,他时常对众人说:“两国交兵,除将士有必死之心,战马有一日千里之力外,后方补给是很重要的,有许多国家征伐别国时,都是因为后方补给跟不上,才被迫撤离的。我军若与吴国交战,一战必胜还可,若成两军对峙,便不妙。所以欲灭其国,先灭其粮草,此乃上上之策啊!”

但是,吴国地大物博,哪有轻易断粮之理?吴国的农夫多得像海滩的沙粒,难道能把他们全杀了不成?为此,勾践一筹莫展,整日思考败吴之策。

一日,忽报有吴国使者来见,原来他们是来讨债的。几年前,越王向吴王借了十万斛粟米,现在吴国想要讨回以备耕种。因为吴国粮仓都只供应一年的粮食,如今正值耕种季节,正要用十万斛粟米回去散给百姓播种。

越王想了一想,便向使者恳求道:“短时间很难凑齐这么多粟米,容宽限几日,定当派人送回吴国,不需再派人来取。”

吴使爽快地答应了,勾践便命令百姓将粟米蒸熟,然后来官府换取两倍的生粟米。百姓们见有利可图,都日夜不停地蒸粟米。不几日,勾践便派人将十万斛熟粟米交给了吴王,并称这种粟米最适合播种之用。吴王见米粒大而饱满,便相信他,命人拿去播种,可百姓播种后却都不发芽,吴国因此大闹饥荒。

勾践乘机发兵讨伐吴国。吴国由于粮食供应不上,军队战斗力下降,五湖决战,夫差大败。越军包围了夫差的王宫,杀死宰相,活捉夫差。吴王没想到昔日舔尝自己大便的人竟然倾覆了自己的国家,他请求世世代代为越国附庸。勾践一心欲痛雪当年的耻辱,断然拒绝,夫差被迫自杀。

堂堂一国之君,肯为奴仆,已是不可思议,更尝粪便,其忍辱之心真是无人可比。如果盲目反抗不起任何作用,那就用百倍的忍耐为既定的目标暗中积蓄力量,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统治者少发号施令不扰民,是合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制造的狂风骤雨呢?是天地。天地形成的狂风暴雨尚不能长久,又何况人的狂妄行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合于道,从事于德的人合于德,失德失道的人,就会失去它们。合于道的人,道会乐于帮助他。合乎德的人,道就会使之有德,合乎失的人,道就会使他失道失德。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就不会相信他。

这一章接着上一章的道和德讲起,论证了人们必须与道和德相一致才能真正顺应自然;只有做到天人合一,才能从自然中受益。

对于统治者而言,少发号施令是合乎自然规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自然界的狂风都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平衡的:疾生疾灭、迟生迟灭、有生有灭、无生无灭……

老子在这一章里论述了统治者实施不言之教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说明问题,比喻贴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他通过大家都熟悉的自然现象来阐释遵循自然规律的大道和大德,我们人类只有合乎自然法则才能长久,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大道和大德来行事,按照大道来行事的人,大道也愿意和他和谐相处;按照大德行事的人,大德也乐于和他永远在一起;而不合乎道德的人,道德自然远离他,最后什么好处也得不到。

天地在我们的眼里是神秘莫测的,而且蕴涵着巨大的力量。即使蕴藏着巨大力量的天地,也必须遵循自然的道德规律,我们人类无法和天地相比,天地的巨大都无力对抗自然,更何况渺小的人类呢?我们只有不违背自然规律,做到合道合德,才能和大道德融为一体,并从中获得无限益处;与之相反,如果我们违背大道大德,不但得不到益处,而且会遭到大道大德的遗弃,和大道大德相背离,必然会遭遇痛苦和灾祸。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正是这种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类会受到自然的奖惩:当人的行为合乎自然规律时,人就能从自然中受益;一旦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很多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人们为了眼前的小利,对森林乱砍滥伐,最后导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违背大道大德就等于自我毁灭。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