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郑谷《海棠诗》云:“秾丽最宜新着雨,妖饶全在欲开时”,而苏轼的海棠不是写其妖娆,而是写名花幽独。诗人以海棠自喻,感叹自己如海棠一样,天姿迥出,无须华屋金盘的映衬,自有动人之佳质。但却如这株海棠一样,处于粗俗的“桃李”之中,只能空叹天涯沦落之悲。诗中虽满怀被庙堂遗弃的怨叹,但也充分表达了自有佳质的肯定,特别是“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对海棠之美的描绘如在目前,且亦花亦人,深含比兴意味,实是苏轼的自况与自励,含有自我的肯定与坚持。
他的《海棠》绝句可以说是《海棠诗》的浓缩版。前两句描摹海棠之美:东风袅袅的夜晚,海棠在月光下静静开放,花色与月光交融,花光渺渺,香雾空蒙,惹人怜爱。后二句极力写诗人的珍惜,以至于“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人写他爱花、惜花,实则也是自警、自励。须知苏轼此时虽于仕途失意,却在学术上奋力疾行,让人想起他父亲“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的人生追求。据苏轼《与滕达道》、《黄州上文潞公书》两封书信,我们知道此时的苏轼“专治经书”“粗有益于世,瞑目无憾也”。正是寓居定惠院僧舍时,他完成了《易传》、《论语说》等经学著作。那时妻儿未至,日日于寺中深研细考,其勤苦可知。“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难道不是这一株天姿独佳而为庙堂所遗弃的“海棠”,正在寻找另一种开放得更长久、更妖娆的方式吗?
苏轼偏爱《海棠诗》和《海棠》绝句,不仅仅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自信与自豪,更因为这两首诗隐含着诗人在逆境之中,对处境与身世的感怀,对人生道路新的思考与探索,对自我的肯定与坚持,特别是为延续这天姿独具之“海棠”的不朽风姿,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它们标志着苏轼由遗弃的哀怨,渐渐走向自我肯定与从容成熟,是其人生逆境中一段特别的心曲。
比起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白居易的《惜牡丹花》、李商隐的《花下醉》这些都提到秉烛看花情节的诗文,苏轼的《海棠》无疑有着更深厚的内涵。
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萧然:萧索,枯寂,落寞。
乞新火:清明前一二日为寒食节,家家禁火,冷食。故节后重新生火,所以要从邻居家借新火。
【评析】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世为农家,“其家以磨面为生”,苦学成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因此屡遭贬谪。最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他极为认同杜甫和白居易的文风,赞成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运动。诗文留心世务,有补时政,启迪后人。这首《清明》诗,一方面写出他的贫穷、孤单,另一方面也写出他的刻苦好学,可以看作诗人生活的一个缩影。
诗人说:这个清明节没有鲜花可以欣赏,也没有酒可以喝,意兴萧索,好像在外云游没有固定庙宇可以栖身的野和尚。昨天从邻居家借了新火,天就要亮了,于是我坐在窗前,点燃了日日读书的孤灯,在萧索中继续读书,来度过这个清明。
诗歌中成功应用了烘托和对比的手法,前两句突出了清明节的冷清、家境的冷清,以及诗人心境的萧索,他感觉自己就像个野和尚、流浪者,连栖身的庙宇也没有一个。用“无花无酒”烘托,用“野僧”类比,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贫穷孤单。而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他还要借来火种,天不亮就勤奋读书,鲜明的对比中让人们有了警醒与体悟,让人们知道逆境中该怎么做,兴味萧索时能怎么做。
清明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