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这一则讲得很朴实。人都有一个立志的时候,所以孔子说十五而有志于学,到了这个年龄,人的理性意识逐渐突出,故讲“志于学”。但立志只是一个精神的趋向,持志即坚持志向才更重要。持志需要坚定的意志,需要克服自身的缺点,诸如懒惰、松懈;需要面对各种现实诱惑,诸如玩乐、情欲;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努力的精神,即恒心。穷困是人生的敌人,但不是最大的敌人,因为穷困是可以在意志的作用下化解,只有立志,通过努力改变个人命运才是可取的。古人说君子固穷,是说君子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没有要求所有的人都固穷,也就是说承认普通人改变穷困命运的努力,这是理性的认识。但普通人要改变命运需要教育,需要立志,前者是外在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内在的必要条件,二者互为作用,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第一八八则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注重培养内在修养的人,必然会对身外之物没有很多苛求;极力追求外在华美的人,必然没有多少内在涵养。
【评析】
这一则讲人生价值实现的内外两种因素。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最为重要,如果达到精神自足的状态,则外无所求,即不受外物的干扰。而一个完全依附于外在事物的人,把外在事物当成根本和中心,完全忽视自我的内在因素,胸中空无所有,则完全是一个空壳,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这是典型的儒学认识。面对现实,一个人如何安置自我,古人认为精神的作用更为重要,但并没有完全否定外在事物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否定完全依附于外物。精神自足会给人提供强大的动力,回复到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立精神世界之中。人活着不能不获得物质支撑,但人的精神自主性决定了人不会完全依附于外物,要以精神的力量控制外物,而不是为外物所控制。
第一八九则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贵诸人谋];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机:关键,枢要。
]气运:命运,运气。
]贵诸人谋:看重人的谋划。贵,重视,看重。
]性命之理: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讲究天命天理的学问,即形而上学的道理。
]精微:精细而隐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