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把吾身作为天下国家的根本,会不会很累呢?
恰恰是把吾身作为天下国家的根本,才不会对我无法把握的事情有过分的执着,才能把人生都安顿在我可以把握的范围内。这是极为轻松快乐的。在把整个世界都安顿在我可以把握的范围内之后,我就依着我的良知来把握这个世界。不凌下,不援上,不怨天,不尤人。由此我们的人生,亦即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可以“不费蛮力”地达到最大程度的圆满。学也者,学为人师也。学不足以为人师,皆苟道也。故必修身为本,然后师道立而善人多矣①。如身在一家,必修身立本,以为一家之法,是为一家之师矣。身在一国,必修身立本,以为一国之法,是为一国之师矣。身在天下,必修身立本,以为天下之法,是为天下之师矣。
所谓的学,就是要学着成为别人的老师。学不到足以为人师的程度,都是打了折扣的为学之道。所以一定要把修身作为根本。然后师道就能树立,善人就会增多。
譬如我们身处一个家庭之中,一定要修身立本,使得自己成为一家人的楷模,这就是一家人的老师。我们身处一个国家之中,一定要修身立本,使得自己成为一国人的楷模,这就是一国人的老师。我们身处天下之中,一定要修身立本,使得自己成为天下人的楷模,这就是天下人的老师。出自周濂溪先生《通书》:“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1. 苟道,即苟且之道。如果真要修身,最为忌讳的就是苟道。孟子讲过一个例子,有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告诉他,这么做不对。于是他决定每个月偷一只鸡,等过一年再彻底改正(“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说,如果知道不合于道义,那就尽速改正,怎么还要等到来年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我们修身的时候,常常选择自己愿意接受的事情去改动,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就放一放,打个折扣,折中一下。这样修身,不会真正变化自己的气质。
2. 修身,绝不是以利己为目的。修身最终追求的是世界能够更好,人类能够更幸福。而为了这个目的,首先要让自己修为更好,人生更圆满。这么看来,我们学习就是要学着如何感染别人,让别人也能幸福圆满。这是“善与人同”的学问。我们追求的只是善,不论这个善是我的善,还是他的善。有时候,别人变好了,我们真是比自己变好了还要高兴,打心底里高兴。这样学习,路子不会偏。
有些学友修身,事事只想着自己德行变好,家人犯了错误,只是姑息过去,而不汲汲于让家人和自己一同好,这样修身是比较自私的。还有人,为了个人的修身,拋家弃子去出家,丝毫不考虑到家人今后将面临更为艰困的处境。这样的情况,追求德行也成了一种私欲了。
明确师道,在学习的一开始就有个希望身边人都能好的心,就会防止自己不断地苟且。不断地把修身变成“怎么舒服怎么来”的一种业余爱好,最终只是耗费光阴而已。
3. 《礼记·表记》说:“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我们教导别人怎么做好,这个影响力很小。而当一个仁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出自仁爱心,这样一个人出现在众人面前,众人便情不自禁视之为表率。同样的,一个一言一行合于道义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最有分量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