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毒中?“嗔恚”排列第二佛陀在此偈中告诫世人以怨报怨怨恨不
在三毒中,?“嗔恚”排列第二。佛陀在此偈中告诫世人,以怨报怨,怨恨不但不会终止,反而会加剧。人与人之间发生争执时,先以忍让安抚愤恨的情绪,再以慈悲心化解对方心中的仇恨,大家就能和睦相处了。〔结怨之苦〕或时心诤 ,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 2 。虽不实时,应急相破。然含毒蓄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 3 ,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心诤:意见
在三毒中,?“嗔恚”排列第二。佛陀在此偈中告诫世人,以怨报怨,怨恨不但不会终止,反而会加剧。人与人之间发生争执时,先以忍让安抚愤恨的情绪,再以慈悲心化解对方心中的仇恨,大家就能和睦相处了。
〔结怨之苦〕或时心诤 ,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 2 。虽不实时,应急相破。然含毒蓄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 3 ,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心诤:意见相左。
更相患害:彼此报复、互相伤害。
克识:为识所克制。识,指阿赖耶识,这里是说如果大家互相怀恨于心,即在阿赖耶识里种下了恶的种子,此种子遇缘必起现行,而互相报复。要知道,大家意见相左时,若不能忍让,便会产生嗔恚忿怒的情绪。这种恨意刚开始哪怕只有一点点,今生若无法消除,被带到来世时,便会越积越严重,最终发展成深仇大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世界因果,循环不息,你报复我,我报复你,生生世世,互相伤害。今生的恨意,其果报虽然没有立刻出现,但是迟早会报的,所以双方应当尽快想办法破解,释怨解结,不要让仇恨滋长。不然的话,这种彼此想要伤害对方、怀恨于心的情形,自然就会在阿赖耶识里熏成种子;有了种子,遇缘就会发生现行;现行又熏成种子,如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相熏相生,不得相离,于是互相报复的程度就会愈演愈烈,谁也逃不了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
赏析与点评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下一篇:营养师资格证没毕业能考吗
延伸阅读: